【士别三日词语解释】“士别三日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。原句为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意思是:即使一个普通人分别三天之后,也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他,表示对人的进步和变化要有重新的认识。
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短时间内有了显著的进步或改变,提醒人们不要以旧眼光看待他人,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。
一、词语解释总结
词语 | 解释 |
士 | 古代指有志向、有抱负的人,也可泛指普通人。 |
别 | 分别、离别。 |
三日 | 三天,表示时间短暂。 |
士别三日 | 指一个人离开三天后,再次见面时应以新的眼光看待他。 |
更刮目相待 | 意思是重新审视、改观看法,不再用旧的眼光看待对方。 |
二、出处与背景
- 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
- 原文:
“蒙曰:‘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,大兄何见事之晚乎!’”
- 背景:
吕蒙原本是武将,不善文墨,后来经过学习,学问大进。鲁肃对其评价很高,认为他已不再是昔日的“吴下阿蒙”,因此说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”。
三、引申意义
1. 强调变化与发展: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,不应固守旧观念。
2. 鼓励自我提升:激励人们不断学习、进步,避免被别人看轻。
3. 提醒他人尊重进步:面对他人成长时,应给予应有的认可和尊重。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使用示例 |
工作场合 | 小张三个月没回来,现在表现得很专业,真是“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”。 |
学习生活 | 他以前成绩一般,现在却考上了重点大学,真可谓“士别三日”。 |
人际关系 | 老朋友多年未见,如今事业有成,让人不禁感叹“士别三日”。 |
五、相关成语对比
成语 | 含义 | 与“士别三日”的关系 |
日新月异 | 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 | 强调变化快,与“士别三日”有相似之处 |
今非昔比 | 现在和过去不一样 | 与“士别三日”意思相近 |
革故鼎新 | 改变旧的,建立新的 | 更强调主动变革,范围更广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士别三日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,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不断学习、进步,并且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和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