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离骚》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之一,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抒情长诗。以下是《离骚》的部分原文、翻译以及注音,供参考:
原文(节选)
帝高阳之苗裔兮,朕皇考曰伯庸。
摄提贞于孟陬兮,惟庚寅吾以降。
翻译
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啊,
我的先父名叫伯庸。
在寅年寅月的正月初吉时,
我降生在这个世界。
注音
帝 dì 高 gāo 阳 yáng 之 zhī 苗 miáo 裔 yì 兮 xī,
朕 zhèn 皇 huáng 考 kǎo 曰 yuē 伯 bó 庸 yōng。
摄 shè 提 tí 贞 zhēn 于 yú 孟 mèng 陬 zōu 兮 xī,
惟 wéi 庚 gēng 寅 yín 吾 wú 以 yǐ 降 jiàng。
文章
《离骚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,它不仅展现了屈原卓越的艺术才华,还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。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,塑造了一个追求真理、不畏艰难的诗人形象。屈原以“香草美人”比喻忠臣贤士,以“恶草秽物”象征奸佞小人,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《离骚》成为后世文人效仿的经典。此外,《离骚》的语言优美而富有韵律感,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今天,我们阅读《离骚》,依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