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朗月行》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广为传颂的诗作。这首诗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月亮从初升到高悬的变化过程,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
“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。”开头两句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天真的认识。在孩童的眼中,圆圆的月亮就像一块洁白无瑕的玉盘,充满了神秘与美好。这种童趣盎然的描述让读者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。
接着,“又疑瑶台镜,飞在青云端。”进一步展开想象,把月亮比作传说中的仙人使用的镜子,飘荡在青云之上。这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,也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。
“仙人垂两足,桂树何团团。”这两句通过描写月亮上的景象,营造出一种虚幻缥缈的氛围。据说月亮上有仙人居住,还有茂盛的桂花树,这些美好的意象让人不禁向往那遥远而神秘的世界。
最后,“白兔捣药成,问言与谁餐?”则引入了一个古老神话故事——嫦娥奔月后,她的伴侣玉兔在月宫里捣制长生不老药。诗人由此发问:这药究竟是给谁吃的呢?这一疑问既是对神话传说的思考,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探索。
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,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,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追求。它不仅是一首描写月亮的佳作,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,耐人寻味。